苏州园区花草?租赁:我国花草业发展的现状
苏州园区花草租赁:我国花草业发展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花草业发展迅速。1984年我国花草生产面积只有1.4万hm2,到2000年已发展到14.8万hm2,我国花草生产面积已占世界花草生产面积的30%以上。但到90年代末期,由于花草产销之间的结构性
矛盾和季节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花草业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一个稳步调整阶段,其特征是行业发展逐步实现了“五大”转变、一个“研究”:
(1)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我国花草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花草市场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到花草企业到处寻找买主推销产品的“买方市场”的转变,目前行业竞争日趋激
烈,产品质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由“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随着花草业的不断发展,苏州园区花草生产方式由过去的“小而全”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由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转变。最近几年,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化的花草交易方式已经开始逐步进入花草流通领域。
(4)由国内小市场向国际大市场方向转变。最初,我国花草生产和销售主要是就地生产就近销售,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逐步实现了花草产地与销售市场的分离,但也仅仅是在国内市场流通。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
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加入WTO的步伐加快,苏州园区花草市场逐渐融入国际花草市场,花草对外贸易逐年递增。2000年我国花草出口额达到2830万美元。
(5)由单一的融资渠道向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转变。由于花草的经济效益高,消费潜力大,全国许多地方均把发展花草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花草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投资热点,除过去的国营和集体企业外,
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合作企业均看好花草业,投资热情很高。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历史悠久和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一些西部地区也把发展花
草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投资产业。
(6)苏州园区花草文化,引导花草消费。不仅要研究国外的花草文化,如情人节的玫瑰、母亲节的康乃馨、复活节的百合花、圣诞节的一品红等等,还要研究我国的花草消费习惯,把花草消费和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
国庆节以及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联系起来,提高花草的文化底蕴,以文化带动消费,培育和扩大花草消费市场。